中铬黄颜料的耐光性 |
2015-10-27 11:25:43 |
中铬黄
我国中铬黄颜料的产量约占铅铬黄颜料总产量的50%以上,但大多为普通的颜料,它稳定性低,在大气中暴晒易变暗。与国外同类产品比,差距较大,其主要表现在耐光性,着色力以及品种规格等方面。
颜料的耐光性主要取决于颜料的后处理。对于这个问题,国外许多资料中都介绍过各处理方法。*简单的就是用Al化合物来处理。目前,国内生产厂家生产的中铬黄颜料,均采用Al化合物来处理,但该法对颜料的耐光性提高不大。而国外产品均在此基础上,再采用Si包膜处理的技术,以此生产耐光性好的中铬黄颜料。当然,也有用Sb、Sn、Ti、Sr、Zr等无机化合物进行处理,用以提高中铬黄颜料的各种性能。亦有用有机化合物,如:松香、铵盐类表面活性剂、硬酯酸、丙烯酸等有机化合物进行表面处理,用以改变中铬黄颜料的某些物化性能。
采用Si包膜技术在国内是比较可行的。从目前国内对中铬黄颜料的研究情况看,亦采用此法,但其效果不明显无法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。这里,存在着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,即Si化合物包膜过程中,易产生大颗粒的聚集体,无法使其充分均匀地覆盖在颜料的表层,结果造成中铬黄颜料的吸油量增大,而耐光性却提高不多。目前要解决这个问题,除须更新搅拌设备外,在进行Si包膜处理时,应严格控制颜料的反映物的pH值、反映时间以及反应时的电解质浓度。以便生成多孔、松散均匀的Si包膜层。如此,中铬黄颜料的耐光性将会得到较大的提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