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刚石铜基胎体的性能研究 |
2015-11-05 13:49:37 |
预合金粉X6-601
首先研究了烧结工艺和成分配比对不含金刚石胎体机械性能的影响。运用SEM、EDS对不含金刚石胎体组织进行观察和分析,揭示了胎体微观组织与机械性能之间的变化规律。利用正交实验的方差分析对胎体烧结工艺和成分配比进行了优化。然后通过向胎体中加入不同种类的金刚石,研究了金刚石对胎体机械性能的影响。运用SEM、EDS对金刚石与胎体之间的结合状况和结合方式进行了观察和分析。*后以福建603花岗岩为锯切对象,进行实切,检测由不同种类金刚石所制备的铜基锯片耐磨性。
胎体中由Cu、Sn、Fe、Ni四种元素所形成的灰白色絮状组织为强化相,该组织的含量越高,胎体机械性能越高。随着胎体机械性能的提高,胎体断裂方式由脆性断裂向韧性断裂转变。WC含量为8%时,WC在局部区域发生团聚。方差分析的优化结果表明:胎体*佳烧结工艺和成分配比为770℃/9min/8%WC/18%Ni/25%Fe/49%Cu-10Sn。
770℃烧结的胎体机械性能明显高于690℃的胎体,保温9min的胎体机械性能高于保温3min的胎体。含8%WC的胎体硬度高于含4%WC的胎体,但抗弯强度与含4%WC的胎体基本相当。含18%Ni的胎体机械性能高于含8%Ni的胎体。
未镀覆金刚石与胎体的界面处存在明显缝隙,金刚石与胎体之间为机械结合。镀钛金刚石与胎体之间结合紧密,界面处无明显缝隙,能谱分析结果表明镀钛金刚石与胎体之间为化学结合。纳米金刚石以吸附形式与胎体结合,纳米金刚石吸附在胎体中的颗粒表面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