预合金粉末技术原理是什么? |
对于不同基的结合剂,其添加成分也不相同。在胎体成分中常选用高熔点的金属如钨、碳化钨等以调节胎体的硬度和耐磨性,同时选用对金刚石有很好化学浸润性的金属如钴、镍、锰、钛、铬、钒等金属作为金刚石的粘结材料,但是对金刚石有润湿性的金属的润湿温度太高,不符合金刚石工具热压烧结的工艺条件,将这类金属与铜熔合形成低熔点铜基合金是理想的技术途径。预合金粉末技术就是基于这种原理。
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得到以下结论:Cr、Ti、V的二元铜合金对金刚石的润湿和扩散连接性与合金含量、扩散气氛、扩散时间和作用温度密切相关。
当铜铬合金中的铬含量大于0.01at.%时,开始对金刚石有浸润现象。当合金中Cr含量为0.5at.%时润湿角接近450。当Cu-Cr合金中的Cr含量在0.1at.%时,粘结强度*高。
当铜钛合金中的钛含量在5at.%以下几乎对金刚石没有任何作用,只有当Ti含量大于5at.%时,润湿角才有明显下降,当Ti含量达10at.%时,接触角可降低到200以下。
当铜钒合金中V含量达到0.01at.%时,合金对金刚石的粘结强度出现峰值高达65kg/mm2,再进步V含量,粘结强度下降,当V含量增加到10at.%时,粘结强度下降至15kg/mm2。
综上所述,Cr、Ti、V元素在铜合金中的浓度对粘结强度影响有共同之处,即在某一浓度,粘结强度出现峰值。